小鱼作文网

小鱼作文网

有关河南的作文:观1942有感精选八篇

718

我们总是会被各种温柔的人或事而打动;我们总是会被真挚的人而打动;我们总是会被真诚记录的文字而打动。我们总是被打动,因为我们本身就有一颗柔软的心。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小鱼作文网为我们带来的有关河南的作文:观1942有感精选八篇,希望这些文字能温暖你我,让我们回到那段记忆里。

  这部影片确确实实的让许多对1942年河南灾荒不了解的人认识了这段历史,重新审视了这个现实……

  我无法评价这部电影成功与否,只知道看完之后心情无比沉重和压抑……

  【篇三:观电影《1942》有感作文】

  这是部电影太沉重,历史、战难、人性,无不让人动容。

  关于饥饿与粮食

  人在求生的本能面前,尊严、荣辱、情感都显得那么脆弱无力。

  我母亲出生在解放前,经常跟我们讲她少年逃荒、青年(1960年左右)挨饿的事,野菜树根是家常便饭。我们长大以后发现,全家人数母亲个矮,就打趣她:怎么这么矮的母亲能生出我们这么高大的孩子呢?我妈就说:我没饿死就是命大了,还长个呢!

  小时候听我奶奶(她自己说她是童养媳,就是一个河南逃荒的女人生在曾爷爷家的)讲她小时候的事,说到穷人家卖儿卖女我就说她骗人,直到自己长大成人再想起奶奶说的话,还是觉得不可信,我总认为那卖儿卖女的肯定就不是亲生骨肉,否则就做不到,看了部这电影,我流泪了。为那些被卖的儿女们,也为那些卖儿卖女的父母们:儿女卖给有钱人还有活着的希望,跟着自己只能被饿死。他们的辛酸痛苦与纠结,岂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所能理解的!同时面对饥饿、寒冷、迫害、战争,人性的善恶显露无疑,生与死,都能那么简单。这与现在的生活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现代的我们生活富裕,却需要媒体、政府出面来教育大家不要铺张浪费、节约粮食;中国人一年仅仅在饭店餐馆自己浪费掉的粮食和蛋白质,就能供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近似日本一国一年的口粮),叫我们的下一代将来怎么去学习他们名族的传统,怎样去感悟他们民族的历史、生活?还好,总有一些清醒的人,在必要的时候敲敲警钟,泼泼冷水,让我们的优良传统得以延续与传承。

  关于战争

  我曾经感慨,我为什么没早出生60年,赶在那个年代,说不定我还是个女将军(我出生在麻城,与红安县曾经同时代出现二百多位将军,号称将军县。其实还不止这些,我在一本《麻城县志》里看到过,从黄浦军校、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在国民党派的高级将领也不少),前些年,还时常有将军们荣归故里(有健在的,也有骨灰盒),无一例外都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与尊重。而小时候,听到关于当兵打仗的真人真事太多了。他们当初参军的目的也不都是救国救民,多数是因为家里穷得没饭吃,跟军队走就饿不死,所以他们当初也不知道到底参加的是什么样的军队。上战场以后有身经百战还活着的,有去无回躺在地下的,七八十岁还巴巴的从台湾回来的…印象里从小学到中学,每年清明节学校组织到烈士陵园植树扫墓都是固定的教学活动,而每年都有新人物新故事绝不雷同,我们年轻的学生们就感叹:时代造就英雄,生不逢时啊。现在想来,是多么无知的感叹!那些当年的战士们、将军们、乡亲们该多么渴望丰衣足食而平静的生活啊!

  看了这部电影,我不得不说,我们中华民族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杀戮与摧残,还能屹立不倒奋发图强,成为地球上繁衍人口最多的国家,传承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并发扬光大;当年那样被日本人侵略残杀,现在照样能与他和平外交,这不是忘了耻辱也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胸怀,是一个有理想有担待的政府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我个人一直支持抵制日货,赞成武力解决中日领土争端,冷静听取军事家的分析之后就能很快明白:战争只能害苦民众,滞后国家的发展,让某些军事、经济强国坐收渔翁之利。所以,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所有的军事家都不赞成随便动用武力)。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的中国,珍惜我们平静的生活,努力工作,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奉献自己实实在在的力量,用哪怕很微小的成绩来兑现对祖国母亲爱的承诺。

  【篇四:观《一九四二》后有感】

  终于在期待中看完了《一九四二》。想说点什么,但不知从何说起。本来想晚一点再写的,主要是因为我反应比一般人慢,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但是脑子里有些东西还是记录下来吧。从哪说起呢?从个玩笑说起吧。

  中午十二点半的场,拿着套餐提前去占座。本来影院是提前十分钟入场的,可是看着乌压压的一片人堆在外面,一是影响影院形象,二是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就提前半个钟头入场了。落座之后我拿起汉堡就吃,同事问“看把你饿得!”我说:“我想在电影开演之前把东西吃完,吃着汉堡和鸡翅看这部片,我觉得不厚道。”同事苦笑了一下,也开始吃起他的汉堡和薯条。

  电影够震撼,我指的不是特技和效果。冯小刚的片子基本没有失望过。但是可能是期望过高,也并没有引发我更多的深思。很多东西好像并不是看片子时感受到的,而是我不断提醒自己应该感受到的。我觉得这是不成功的地方所在,但也有可能是剪辑过多的缘故。我期待网上的未剪辑版本。

  看完片子,我再一次体会到“人是靠希望活着”这一朴素的道理,当没有希望时,生命只是一种负担,但人却没有勇气去结束这种负担。我第一次体会到的道理是:人在饿极的时候,是没有尊严和信仰可讲的。我非常欣赏片子开头的旁白中有一句“河南,出了吃的问题”(原谅我记不太清了),这句话太朴实地说出了吃的问题是多大的一个问题。和一个饿的眼睛都蓝了的人谈什么尊严和信仰,全是瞎扯。我认为,一个人在饿的绝望的时候,除了食物只能记得他的儿女和父母,这是天性,也是本能。

  这不是部催泪剧,因为从头至尾我都没哭。可以说我是个泪点高的人,但是想当初看《失恋33天》中黄小仙追陆然的出租车时,我哭的可是哗哗的。也可能是没有切身体会吧。我喜欢星星、喜欢花枝、更喜欢拴柱,在那样的环境中,可以把只当了自己一天老婆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并为此丢了性命。我对他只能有一个评价,这是个男人。

  看到最后的时候,我为什么觉得老东家的命运有点像余华的《活着》中的主人公呢?这老东家心里绝对的强大,经历了儿子、媳妇、儿媳妇、孙子的死亡、女儿的卖身后,甚至绝望的自寻死路后,还能找到新的活下去的希望,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杂七杂八的说了好多,自己都觉得思路混乱。谁让自己反应慢的,权当记录一下思路吧。

  【篇五:观影《一九四二》有感】

  《一九四二》绝不是一部超脱了冯小刚(微博)水准的电影,尽管大家都期待他能在对民族创痛的再一次解剖中,达到自己艺术水准的突破。毕竟,当人们愿意将“大师”二字放在张艺谋身上时,也还是只愿意将冯小刚称为一个“名导”。按王朔的说法,冯小刚是个有欲望的人,他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哪个点上往哪一步走,因此,才有了冯小刚电影生涯的一次次转型,他力求突破却总还是被困在自己擅长的圈套中,《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甚至这部《一九四二》全是如此。

  如果说对演员的惯性选择最表面地彰显了冯小刚的“圈套”的话,那么,《一九四二》中被充斥的“段子”、“笑点”就很容易将这部影片的严肃感拉低。虽然刘震云在观众见面会上说他们试图用无力的笑去诠释中国人身上所遭受的过多灾难,但很显然,这部分元素的存在,消解了影片在苦难塑造上的沉重感。比如星星在被卖入妓院的一场戏,她因为长久的饥饿之后而一顿饭吃的过饱,导致无法弯下腰去伺候对方。这个时候,星星的肢体和表情已经在一种极为矛盾的情境下,将人们的苦难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出来,但此时冯小刚刻意为星星加入一个打饱嗝的镜头,之前建立的悲情立刻就崩坍了。

  而在对于视觉残酷的表达上,《一九四二》就更加流于表面。当然,当年千百万人饿死的场景的确不会好看到哪里去,但电影毕竟是一种艺术,也并非是一部实景呈现的纪录片。因此,在表达上要寻求技巧而非直白,《一九四二》滥用了震撼式的死亡和悲鸿遍野的哀嚎。剧情的高潮往往因日军轰炸而起,而死亡的方式则基本都是血肉炸弹式的感官刺激。这样的情景看一次是震撼的话,看多就只能转换成对创意和创新能力不足的佐证。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一九四二》中星星最开始随身带了一只宠物猫,但在流亡过程中,因为新生命的降生,星星自愿将这只猫贡献出来炖肉汤吃。尽管可以理解这个情节在故事以及星星这个人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去表现?抑或者是否可以更加隐含地将这个剧情带过去,而并非是将猫皮和被剥了皮的猫都直白地显现在大荧幕之上。我一直认为,残酷并非一定要用如实表达,肯定会有更加直击人心的东西能够冲击到人们的情感,而冯小刚选取的,却仅仅是用最直观的方式去冲击观众的双眼,而非心灵。

  冯小刚的不变还体现在他对情感高潮的把握上,他拍电视剧起家,以平民段子式电影成名,因此,某些流于俗气的东西始终存在于他的电影中。《一九四二》的镜头视点一直聚焦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具有了最广泛的代表意义,但每每到了需要观众投入情感的剧情最高点上,音乐便适时出现,满耳的悲怆只能成就泛滥和浅薄的感性同情,换不来更加具有力量的理性感伤。

  《一九四二》试图以纪录片式的风格去展示一场惨绝人寰的人间灾难,甚至要去直指中国人的劣根性所在。但在一切口号的呼喊之下,其实是对影片本身的不自信。《一九四二》以章回式的结构叙事,在每一个时间段,都在银幕上打出逃荒xx天,离家xx公里。冯小刚试图让散乱的叙事线索在中国传统的“家”这个核心概念上得到维系,于是故事中的人们是与地理的家距离越来越远,而现实中的家也因为人们的逐渐逝去而更加破碎。这是冯小刚在《一九四二》中值得称道的叙事表达,但问题在于,每一个人就那么死了、走了、散了,被割裂的力量无法承载起每个人命运的完结,于是冯小刚只能让这些角色如洋葱般被剥去,却无力去再为剧中人和画外人建构些什么。正如影片里张涵予扮演的神父的存在一样,他目睹了众多生灵涂炭,最终导致了他自己信仰的破灭。但是,这个角色在本片中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看吧,河南灾荒让这帮信仰上帝的教徒们都不再相了!再想想《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对信仰的表达,两相比较,高下立现。

  或许冯小刚真的无意通过这部《一九四二》去成就自己的艺术地位,或许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这就是一部纪录中国苦难的电影,它也无意去成为中国的《辛德勒名单》,如果真是这样,上面的缺憾我们可以原谅,但却无法掩饰失望。

  【篇六:观《一九四二》有感】

  上周看了1942,看完后很震撼,整体感觉像极了当年葛大爷演的《活着》,但是后者被封杀了好多年以后才在偶然间得以欣赏,而前者用纪实的手法反映的大灾之年的老百姓的逃荒生活,更是让人仿佛一下子也回到了那个年代一起逃荒的路上……

  正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所述,物质需求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当河南在1942年出现了吃的问题的时候,人们的基本需求难以得到保障,也就没有了所谓的伦理道德。侄子可以到大爷家中抢粮,言语不和直接烧杀抢掠;长工佃户也没有了雇佣关系,先给家儿老小抢口粮食;老实巴交一辈子的村里人,也顾不得脸面去东家偷粮了……

  大灾之年,必有大乱。驻豫国军在接到撤退命令后,逃荒的灾民们就彻底甩给了日本人。冯导的战争场面还是那样的细腻,逃荒大队和撤退大军被日军轰炸的场面像极了当年的《集结号》,真实、震撼,让人恨极了的是轰炸后的军队全无斗志,不是第一时间反击,而是第一时间抢粮抢车,这哪里还有什么军队的作风,与逃荒的难民又有何分别?只能算作是逃荒队伍中的地皮流氓了。当然气氛的场面不止一处,如白修德询问逃荒的原因时,政府代表以蚂蚱为缘由的无耻嘴脸;如重庆在遭受日军轰炸后还要在断壁残峘中热烈迎接美军谈判代表的荒诞无稽;又如独省自身的河南主席李培基也不得不在获得8000万斤救荒粮后被下属怂恿着接受救灾粮换来的金条以再次赴渝时疏通关系的无奈……当然这只是这部片子反思了1942年灾荒下的世态炎凉,但是需要我们现在反思的又岂止是灾荒下的国治,又岂止是1942?

  片子中最感人的莫过于逃荒路上第127天洛阳城外,花枝在与栓柱一起后,将自己卖了4斤小米以希望栓柱能与孩子一起活下去,直到最后花枝坐着马车走时,还因为自己的棉裤还算是囫囵点,而将棉裤还给了栓柱,就当是两人一起后留给栓柱的唯一念想……

  片子中最悲剧的莫过于逃荒路上老东家抱着未出襁褓的孙儿到了陕西,却被驻军往回赶,为了躲避子弹,老东家抱着孩子扑在了地上,慌乱过去后,独苗孙儿被自己爷爷给亲手捂死了,这是一种怎么的悲哀啊!在大人逃荒到目的地后本以为能够解决吃的问题继续活下去的希望给破灭了,而中国人最在乎的传宗接代上也断了香火,所以才有得最后老东家沿着逃荒路线往回走的那一幕,只为了能够死的时候离家近点儿……

  就像最后影片旁白结语中说的那样:“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还提这些弄啥!”,这一段历史留给上一辈人们更多的是痛苦与不堪回首,即使有着那样一种在灾后余生的庆幸,也只是一丝而已,却让得饥肠辘辘和心悸更加刺痛,像一根刺永远扎在心坎上、记忆中……

  最后,还是通过片尾曲的歌词一同感受下逃荒路上的那场悲剧吧:

有关河南的作文:观1942有感精选八篇

  生命如蚁兽,麻木比所有悲伤都深刻,惶恐只是起初,劫难在人们心中,无形的虚构

  真实的洪流,远比虚构更空落,当灵魂的寄所,千疮百孔后,人性的泯灭,只是因为生命还残留

  无数枝节的源头,有谁会追问,是怎样的取舍,让那一方人间沦为原始的荒漠

  许多年以后,有谁还记得,在那片人间的荒漠,有一线生机,让是非变得曲折

  【篇七:观《1942》有感】

  周日闲来无事,一个人跑到电影院看电影,没想到大冷的天儿,电影院的人巨多,本想看豆瓣评分极高的《少年派》,却因为没有了座位而选择了《1942》。后来我才发现,豆瓣上评分高的电影一定是好电影,而评分一般的也不尽然就不值一看。

  正好赶巧,这两天刚刚读完《白鹿原》和《蒋介石日记》,昨天下午又到星晨海图书馆参与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公益活动介绍,偏偏今天下午就看了记录1942年发生在中国乡村的、又与中国时局密切相关的历史题材电影,出了电影院心潮越发跌宕,不仅是因为我左右两位姑娘和前排的哥们后半场一直在抹眼泪,也非唯整场电影时而爆发的笑声与哭声间杂并发,只是所有一切观影之感,全部发乎我个人内心。可悲的是,我只有默默发问的权利,我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思绪如麻,着实理不出个好的叙说线索。

  影片使用两条线索,通过底层民众的逃荒、饿死、卖儿卖女卖老婆,和高层时局控制人的轻描淡写的决策,进行强烈对比。让观影者鲜明地体会到,在中国这个社会体制下,“民众是渺小并用来愚弄的”的真理。

  早在民国初年,就有一批了不起的学者和大师就占据中国广袤土地的农村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调研,并指出了发展方向,其中最为出名的可能就是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史料还原当时的乡村面貌。正如影片开场表现的,当土匪来袭时,整村的民众在族长或大地主的带领下,有序地组织抵抗、自卫。而和平时期,如《白鹿原》所记述的,村落和氏族在族长主持下,维系着公平正义地生产和生活。这就是所谓的乡村自治。20世纪30年代地主和佃农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东家”(“掌柜的”)与“长工”的协作关系,不少长工,是世世代代为某一东家打工的,东家几代人对他们不薄,而且这些年深日久的长工也早已融入了东家的生活和生产管理中、并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和建议权,远非我Party形容的地主与农民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对立关系。

  其实,那个年代的乡村建设是颇有成效的,甚至从教育、民主化等角度看,远比今天我国农村的建设更为优秀。其实,早在农村包围城市大局已成时,即1949年,我Party就已经做出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了,这个决定的言外之意其实就是——过河拆桥。事后也证明了这一点,秀才赶考进了京,Mao一生再未回过他指挥夺取天下的老家——延安。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直到因文革未果的三五计划,条条直指大城市建设,通过户籍管制让农民禁锢在农村,通过计划经济向农村征税征粮支援城市发展。占据中国人口比例大多数的农民,被永远地限定在了狭隘的土地和固定的阶层上,永世不得翻身。这让我想起了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原大地饿殍遍野,据不完全统计有3000万人死于饥饿。在国家和平时期,有这样的死亡人数意味着什么?要知道八年抗战,中国军民伤亡总数不过3700万!而电影所描述的1942河南饥荒也不过才有300万人饿死!民国时期,收成不好,老百姓还能逃荒,而Mao时代,则通过严苛户籍制度,将百姓固定在某片土地上,所有的逃荒道路都被哨兵荷枪实弹地堵死。3000万人,我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有天冯导或是张导能把三年自然灾害的电影拍出来,会是怎样震慑人心的效果!

  再说说蒋介石。我本人十分喜爱陈道明,也觉得陈道明来饰演蒋介石颇得其深意。哈哈,其实那是因为我本人也十分喜爱蒋介石。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蒋介石是反动派走狗、美帝国主义走狗。到底这个走狗是怎么样的人呢?蒋一生不抽烟,极少饮酒,律己甚严,家居风格极为简单朴实,喜爱书法,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说到三年自然灾害,蒋在台湾闻讯后,据说痛心疾首,甚至要给大陆运粮以济悬壶。南越侵犯西沙群岛,蒋曾云“大陆不出兵,我要出兵”。九一八事变,蒋命令其结义兄弟张学良不战而退,使其背负骂名,但就已公开的蒋日记来看,他对时局的分析不可谓不犀利,其对国民意识、国力判断亦不可谓不精准。难怪张学良被他囚禁一生,却从来以“蒋先生”相称,到头来也只是以“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来评价他与蒋的关系。自然,蒋也有他的不堪之处,只是历史公认的结论是:领导全中国人民和军队取得抗战胜利的最高统帅是蒋介石,民国建立仅30余年便能一统乱世、从被人欺侮的国度使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与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使中国以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身份加入联合国的,还是蒋介石。反观今日中国大陆,为政者和为政阶级的丑态百出,我实在只能用“成王败寇”来为蒋扼腕叹息。

  再来说说乡村建设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志愿者们,立志于为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建立公益性质的图书馆,并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并试图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之外,倡导新的教育观,据他们夸张地说,他们也要搞“农村包围城市”。以现在流行的自由之观念,我确实没有资格来评判这些有着积极正能量的志愿者们,即便这些志愿者中有不少是本科辍学或研究生辍学。有人去做这样的事,固然是好。然而,我时常在想,国家的教育资源如此紧张,已经取得本科资格和研究生资格的兄弟姐妹们,放弃这些资源而去农村小学开图书馆,是否有点苟同于当年“城市文化青年上山下乡”?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一个人的能力越大,位置越高,其可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也愈大,其责任也愈重。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修齐治平”。陶渊明算是我国出名的隐者,但他的出名仅限于文艺领域。要知道,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文人骚客就算能流芳百世,但于国于民也是很难有什么裨益。达则兼济天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其实中国人从不缺少优秀的情怀,只是不知怎么的,经历千百年的人文社会发展,却成就了一套“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厚黑现世观。我真是想不明白,中国人和中国社会是何时、是怎样演变成这样的。更不明白,像这样的民族,是如何能履历磨难,却能撑到现在而不被灭亡的?就像开篇所提的,我只有提问的权利,我找不到答案。哦,也许庞大的人口基数、强烈的生殖欲望和极低的生存需求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

  我从不想当愤青。我也不是个愤青。我是个共产党员,我还想当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不但要为国工作,还想做出优秀的成绩,取得更高的地位。因为那个时候,我知道,我可以庇佑更多的人,我可以为身边的人、为这个国家,做更多的事。只是这一路,究竟要面临多少诱惑困惑,要怎样坚忍不懈,我却无法估量。

  关于底层民众。我从不把自己排斥于这个群体之外。虽然在平日里,我确实很反感那些随地吐痰、上下地铁横冲直撞、各种场合不守起码公德的“底层民众”,正如俗话所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我仍力图让自己接受他们。儿时笃信佛教。时至今日,仍然深刻存留于脑海中的,便是拜佛时佛祖那高高在上、似睁又闭的眼睛,平和无喜乐,知万事而不言。这令我我懂得了,能普渡众生,是因为自己身在九天之上;能包容和宽宥别人,是因为自己立足更为高远。

  关于如今社会,我们个体实难有什么可靠的决定命运之权利。无论60后、70后抑或80后,每一代人对命运对生活仿佛都有着无尽的苦楚。个体命运的祸福所依,好似于滚滚历史洪流中飘零四落的树叶,究竟将向何方、究竟归于何处,个体实难左右亦无法预知。所以这个国度,最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不安全感”。上至高层的“裸官”现象,下至普通民众啃老买房安家,其实种种,都是因为这个国家从上到下没有让它的公民产生必要的安全感。相反,却令某些先觉者,感受到了对国家前途的失望甚至绝望。

  个体命运永远无法从国家命运中剥离开来。但就是在这样的国度里,我们个体该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为社会为国家为时代为历史产生哪怕最微小的正面作用?我完全无法回答。究竟要过怎样的一生,成为怎样的人,我也只是初步有个模糊的轮廓。

  反观我的家庭,就是如此被愚弄被牺牲而不自知的一群人。如今我能做的,只是让他们沉醉于自我意淫的“幸福”生活里,毕竟,“幸福”的感受是针对个体的。我不能也无力去颠覆他们的一辈子所构筑的“中国式幸福生活”。可谁能来救赎我?拯救我于冷漠的世俗社会和缺失信仰的精神生活,谁能告诉我,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我该怎样生活下去。

  这是所谓80后的迷失么?

  【篇八:观电影《1942》有感】

  列宁曾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看完电影1942,我没流眼泪,但心中的压抑和悲痛久久不能释怀。导演冯小刚怀着中国电影人的良知和责任心,冒着无法收回成本的风险,耗巨资将这场发生在70多年前的灾难以电影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才得以认知这段尘封的历史。

  影片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在逃荒路上遭遇和抗争为主要线索,描述了1942年抗战期间,河南省大旱,三百万人流离失所,被活活饿死过程。逃荒路上,体弱多病的老人缺衣少药,死不瞑目;天真无邪的小孩生不逢时,难逃恶运;走投无路的百姓,客死他乡,身首异处。饥寒交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惨绝人寰的悲剧每天都会在这里上演。

  “仓廪实而知礼节”,连饭都吃不上,一切都会在饥饿中变得轻飘飘。在生存面前,人们信仰和希望走到了绝境,无不为了活命而卑躬屈膝:乞讨、偷盗、卖身、投敌;为了生存,丈夫卖妻子、父母卖子女,军人卖尊严,一切可以卖的都卖了。百姓的痛苦与政府的麻木,人性的美好和丑陋一览无遗:大灾当前,官员以本部利益为先,勾心斗角,麻木不仁;佃户花枝母爱伟大,为孩子愿意付出自已的一切;栓柱执着坚韧,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不接受日本军人的施舍,为夺回孩子的风车玩具宁死不屈。

  天灾是大饥荒的诱因,政府的冷漠麻木、分配不公、权利的不平等、信息沟通不畅,才是导致灾难发生的真正原因。历史的事实也证明:不敢说实话、不办实事、不为民众着想的政府,迟早是要被灭亡的…

  也许有人会说:电影本身是虚构的,实际情形不会那么惨。《1942》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与其说是一部影片,不如说是一部纪录片。小说作者兼编剧刘震云是河南人,他的母亲就是1942年逃荒路上幸存下来的。据史料记载,1942年河南大旱期间,饿死大约300-500万人。当时不仅发生过狗吃人,还有过人吃人的惨剧。“300万”在我们眼中也许只是个数字,但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家庭的悲剧汇集而成。逃荒路上,饿殍遍地,血泪成河,成为中华民族史上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

  作为70年代生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和灾荒,也没饿过肚子,但家人和长辈却对吃不饱肚子记忆犹新。我的姥姥解放前在太原居住,1948年12月份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为了躲避战火和饥饿,怀孕已四个月的姥姥九死一生从太原城中跑了出来。走到榆次时,已经两天没吃上饭的姥姥饿的双目失明,幸亏路上一名好心的老乡给了两块豆饼,才缓过劲来。说起这些时侯,姥姥虽然很平静,但从她的讲述中,我能深切地感受到当时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姥姥很知足,她常说:能活过来就很不错了,很多比她小的邻居和亲人们早早就死于战火和饥饿。

  姥姥故去已近两年多了,但她的话语和身影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特别是在看电影《1942》时,我仿佛感觉姥姥就是她们其中的一员。那里有千千万万和姥姥一样的人,相同的是她们都在备受饥饿和痛苦的煎熬,不同的是姥姥走了过来,而她们没有。所以,我一点不怀疑历史的真实性和影片的纪实性。

  假如回到1942,假若我们也是流亡路上的一份子,面对生死,面对饥饿,人性的美丑才真正得以体现。那时的我们将如何去选择,将怎样去做。我想每个人都不愿去面对或者根本不会去想。

  回首历史,中华民族历经坎坷、多灾多难,可是我们还是一路坚强走了过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灾民的后代!所谓“温故而知新”,只有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我们才能懂得什么是国破家亡,才能真正做到知耻和自立,才能珍惜今天的和平年代和当下的幸福生活。

  作家刘震云在写1942这篇小说时,曾询问他母亲当年饿死人的事,她母亲说:“不知你说的是哪一年,饿死人的年景多了。”愿我们以史为鉴,警钟长鸣、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关于有关河南的作文:观1942有感精选八篇的内容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有关河南的作文:观1942有感精选八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